【预防溺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预防溺水,守护安全!

作者: 时间:2024-06-25 点击数:

天气渐渐转热

水的清凉令人向往

三五成群

游泳嬉戏一解酷热

清凉解暑的同时

水中嬉戏也暗藏危险

学习防溺水知识

守护生命安全


案例重现

1、2023年7月3日,云南昭通,四个17岁的男孩结伴到永丰水库游泳,三人溺水,一人施救,最终施救者溺亡。

2、2023年7月16日,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登封支队在登封白沙水库分别打捞出两名溺亡孩子一名14岁女孩和一名18岁在校大学生。

3、2023年7月18日,河南郑州,3个孩子到网红打卡地玩水,其中一名15岁男孩不慎溺水身亡。

4、2024年5月2日,陆丰市湖东镇发生一起群众意外落水。据查,湖东镇宁光社区居民林某(女,38岁)趁天晴,带着自己的4个孩子到居所附近的开放海滩游玩,期间一孩子陈某不慎落水,林某和其他3名子女情急之中救援时先后落水。截至5月3日凌晨,4名落水者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



你不知道的溺水真相

1、会游泳,水性好,就不会溺水?

错。会游泳,水性好不等于不会溺水。游泳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未知的风险,特别是在野外水域游泳时,游泳者对水域不熟悉极易发生危险。

2、有游泳圈就不会溺水?

错。充气式塑料游泳圈不是专业的漂浮装备。当水流发生变化,未抓住游泳圈或着充气游泳圈漏气时,很可能酿成溺水事故。

3、只要水面平静,下水就不会有危险?

错。水面平静不等于安全,水底的情况难以确定可能存在危险。特别是水库、池塘、河流等野外水域,暗流、暗礁、水草、沟壑等,每一项都有可能对下水者造成生命危险。

4、只要会游泳就能下水救人?

错。溺水者处于求生的本能可能会死死抓住周围的东西,若缺乏救援经验,贸然下水施救反而会被溺水者拖入水中,酿成悲剧。

5、溺水后都会瞎扑腾,大声叫喊?

错。部分溺水事故的发生是悄无声息的。溺水时,溺水者的手臂忙着划水,很难伸出水面;鼻子嘴巴时浮时沉,想呼救却很囊发出声音。

6、倒挂控水法能救人?

错。对于溺水者而言,最致命的是吸入肺部的水。“倒挂空税法”不仅无法排出非内的水,还可能把胃里的食物弄进气管,进一步增加阻塞呼吸道的风险。尤其是对心脏骤停的溺水者而言,倒挂控水还会造成心脏复苏延误,增加死亡风险。


预防溺水五不准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3、不准不熟悉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4、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同伴落水的正确施救方法

1、大声呼救,向周围人求救,有条件的立刻拨打“110”报警。


2、就地取材,看周围有没有救生圈、竹竿、木板等工具,将其抛向落水同伴,让他攀扶,将其拖拽上岸。拖拽时要伏地降低重心,避免被拉入水中。


3、将溺水者救上岸后,立即清除口鼻内污物,让溺水者仰头,抬起下巴打开气道,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4、如果溺水者呼吸、心跳微弱或者都已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不要轻易放弃抢救,特别是低体温情况下,应抢救更长时间,直到专业医务人员到达现场。

5、脱下溺水者的湿外套,擦干溺水者的身体,盖上其他干燥衣物,避免失温。




溺水自救的正确方法





水中解暑要恰当

溺水防范不可少

珍爱生命

严防溺水

提高防范意识

减少安全隐患





图文来源 丨网络整理

编辑 丨黄李敏

初审 丨谢冠能

审核发布 丨谢亮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新华学院  

技术支持:信息与网络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