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份防踩踏攻略,请收好!

作者: 时间:2024-11-21 点击数:

哪些地方容易发生踩踏,如何防踩踏,踩踏发生如何逃生?

哪些地方易发生踩踏?

空间有限,人群又相对集中的场所。车站、体育场馆(展馆)、节日集会场所、宗教活动场所、娱乐购物场所、学校等是人群拥挤踩踏事故的多发地。其中,发生在学校的拥挤踩踏事故次数最多,但造成的后果相对较轻。相反,宗教场所和公共娱乐场所虽发生事故次数较少,但往往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危害性远远大于其它场所。




踩踏事故是如何发生的?

踩踏事故具有突发性、偶然性、破坏性和复杂性等特征,事故的制造者主要是人的因素,在特定环境(事故场景如火灾、爆炸等)及物(建筑空间结构等)的影响下,导致人的心理产生非常态反应,如恐慌,从而产生一些非理性的盲目行为,如人群密度或人群流量突变而导致事故发生。

踩踏事故发生是一个随时间变化而能量不断聚集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能量突然释放的过程。

人群拥挤踩踏事故可分为人群自由移动、滞留、拥挤和踩踏四个阶段。在自由移动和滞留阶段是参与人数的积聚——量变过程。当参与人数到达一定量(景点室内达到1平米/人;室外达到0.75平米/人)时,即到达了由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

如果在临界点时采取了合理的措施对人群进行安全疏散,事故便不会发生。反之,则进入拥挤和踩踏阶段,即发生质变过程。而踩踏事故可能发生在拥挤之前,也可能发生在拥挤之后。且事故不一定发生在最危险的点上,但是事故一旦发生,那么这个点便会成为最危险的点,并向附近蔓延。

这些表现形式与拥挤人群的心理扰动因素和物理扰动因素有关,较为复杂,因而人群拥挤踩踏事故风险防控重点,应放在滞留和拥挤阶段。



身处拥挤场所,如何防踩踏?

1.进入场地先找安全出口。

2.不要总是被好奇心理所驱使。

3.遇到人流尽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等人流过去迅速离开;不能停留时,与大多数人的前进方向保持一致,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千万要避免被绊倒。

4.大型集会中尽量穿平底鞋,穿高跟鞋较易失去平衡。



踩踏发生,如何逃生?

1.两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两肘向前,护住双侧太阳穴,顺人流而行。

2.不慎倒地时,要尽量尽快站起来,实在站不起来,十指交叉双手扣颈,双臂护头,双膝尽量前屈,蜷成球状,护住胸腔和腹腔的重要脏器。

3.靠近摔倒者的人应对后面的人群大声呼救,告知后方不要向前靠近。

4.成人如遇到孩子,迅速把孩子抱起来,避免在混乱中被踩伤。



踩踏发生,应具备哪些安全意识?

1.镇静:要时刻保持镇静,不要乱喊乱叫或推搡他人,防止造成混乱。

2.服从:听从事故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调度,配合指挥人员有序逃生。

3.互助:尽量与大家携手按顺序逃生,尽量拉起摔倒的人,大家步调一致,逃生机率更大。



图文来源 丨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平安重大

编辑 丨黄李敏

复审 丨谢冠能

审核发布 丨谢亮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新华学院  

技术支持:信息与网络管理处